關慧貞于去年12月寫給移民部長的一封信中寫道:“對于該項目的具體内容,至今仍未有任何官方說明,這引發了嚴重擔憂。人們擔心加拿大政府可能會食言,該護理人員移民途徑可能根本不會落實。”
關慧貞于去年12月寫給移民部長的一封信中寫道:“對于該項目的具體内容,至今仍未有任何官方說明,這引發了嚴重擔憂。人們擔心加拿大政府可能會食言,該護理人員移民途徑可能根本不會落實。”
“落地就能拿PR”!
加拿大最具吸引力的項目之一即将在3月底開放申請。盡管詳細信息尚未公布,但許多中介已經開始大肆宣傳和收費,這引發了廣泛擔憂。
“新的試點項目将在護理人員抵達加拿大時授予其永久居民身份(PR),并允許他們随時轉行做其他工作。”加拿大移民部(IRCC)去年6月在X上發布消息稱,該項目旨在解決加拿大長期護理人員短缺問題。
官方公布的申請條件似乎很簡單:
然而,自移民部長米勒(Marc Miller)首次宣布該計劃以來,IRCC對該項目的細節一直保持沉默,直到今年1月悄悄在其網站上發布了一條簡短的更新:“新的家庭護理人員移民試點項目将在2025年3月31日開放。我們将很快提供更多細節。”
不過,招聘中介已經開始積極積極宣傳該項目,并招募申請者“填補職位空缺”,有些甚至承諾幫助他們與雇主匹配。倡導者們擔心,一些無良中介可能會利用渴望獲得永久居民身份的移民,而由于政策細節尚不明确和錯誤信息泛濫,申請者付出的費用最終可能會白費。
“誰不想在抵達加拿大時就成爲永久居民?”前菲律賓護理人員、現爲多倫多移民工人聯盟(Migrant Workers Alliance for Change)組織者的Jhoey Dulaca表示。“這些中介收取4,000至5,000加元的費用,此外還有各種其他費用。”
由于缺乏官方信息,Dulaca所在的組織最近推出了一個網站,以幫助人們獲取“免費、快速且可靠”的最新信息,以應對信息空白。
聯邦政府近年來對護理人員移民項目進行了多次改革,取消了“必須住在雇主家中”這一導緻剝削的要求,并設立了最低高等教育标準和語言測試。此外,加拿大政府還對該計劃下的永久居民申請數量設定了年度上限。
盡管外國護理人員歡迎加拿大的這一新舉措,但Dulaca表示,聯邦政府應立即公布有關申請資格、流程、所需工作經驗及申請文件等詳細信息,而不是等到開放申請當天才發布。
新民主黨(NDP)移民事務評論家、國會議員關慧貞(Jenny Kwan)也表達了類似擔憂。
關慧貞于去年12月寫給移民部長的一封信中寫道:“對于該項目的具體内容,至今仍未有任何官方說明,這引發了嚴重擔憂。人們擔心加拿大政府可能會食言,該護理人員移民途徑可能根本不會落實。”
菲律賓護理人員Trixy Mapagpala是多個護理人員社交媒體群組的成員,對于新項目的各種信息感到困惑。于是,她聯系了溫哥華、卡爾加裏和多倫多的10多個移民顧問,但所有顧問都要求提前支付3,000到,加元的費用,才能幫助準備申請。
她表示,護理人員群組中的每個人都十分焦慮,許多人已經支付了費用,因爲他們擔心自己會被排除在外。
“關于申請流程,謠言滿天飛,”41歲的Mapagpala說。她于2022年抵達魁北克照顧三個幼兒,目前在卡爾加裏工作。“有些人說,已經在加拿大境内的人會被排除在外,我真的很困惑。”
“我拿着最低工資,還要養活我的丈夫、兩個年幼的孩子、父母和家鄉的兄弟姐妹。哪怕是100或200加元的額外費用,對我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根據2024-2026年移民配額計劃,加拿大将接納1,5000多名護理人員成爲永久居民。不過,IRCC沒有說明新項目的申請人數是否将設限,也未說明這1.5萬個永久居民名額中,有多少分配給現有的護理人員積壓申請,有多少分配給新項目。
Dulaca呼籲政府不要限制申請人數,也不要在達到上限後退回收到的申請,而是将其列入下一年的候選名單。
“允許所有符合條件的護理人員申請,才能确保不會有人僅因無法在最初的幾個小時内(在線)提出申請而被排除在計劃之外,”她說。“超出年度配額的申請應該被保留至下一年,而不是直接拒絕。”
Mapagpala表示,設定申請數量上限對那些符合資格卻無法搶到名額的人來說是不公平的。這不僅意味着更長時間的家庭分離,還使已經在加拿大的移民護理人員更容易受到潛在剝削,因爲他們需要雇主爲他們提供工作許可。
“我擔心,如果我因爲配額限制而無法申請怎麽辦?”她擔憂地說。“這太令人焦慮了。”
保姆護工移民試點項目介紹
2019年2月23日,加拿大政府啓動了兩項爲期5年的保姆護工移民試點計劃(the Caregiver immigration pilot programs),分别面向“家庭護理人員而設置,分别是“家庭兒童看護人員”(Home Child Care Provider)”和“家庭護理工人(Home Support Worker”。前者照料18歲以下兒童,後者照顧65歲以上的老人及殘疾人士。
2024年6月3日,IRCC宣布原試點項目将在5年有效期結束後轉爲永久,同時推出兩個新的保姆護工移民試點,申請人将有機會在抵達加拿大後直接獲得PR。
這些試點項目旨在簡化永久居民申請流程,同時滿足全國各地對專業護理服務日益增長的需求。
與之前的版本不同,新項目将允許護理人員:
這些變化不僅改善了護理人員的就業保障問題,還爲他們提供了直接獲得PR的途徑,減少了他們之前面臨的障礙。
移民部長Marc Miller于今年6月首次發布有關這項試點的公告時表示,該項目最遲将在2025年啓動。更多信息(包括完整的資格要求和申請說明)将在正式啓動之前發布。
關慧貞說:「對國際上的極權、霸凌、反民主、反自由等行為,加拿大是零容忍的,這是我們的信念,無論面對哪一個國家政權,加拿大都不會動搖。」
札里羅也說,加拿大人一向溫和,但決不懦弱;加拿大要堅定地告訴美國:「我們曾經是最好的盟友,但現在被美國的領導人毀了情誼,這不是我們想要的選擇,但我們不會低頭。」
菲律賓裔美國人人權聯盟 (FAHRA) 負責人培達利佐 (Ago Pedalizo) 在美國居住了 24 年,今年稍早回到祖國加拿大,他說:「我在美國從事人權工作20幾年,從來沒有想過最終會被我一直所依賴、驕傲的美國所擊敗。特朗普勝選後我就知道美國變了,我該離開了。如今回到加拿大,我將繼續從事人權工作,其中之一就是反對美國霸凌。」
大家好:
面對來自美國總統特朗普史無前例的威脅,加拿大人懷著力量和愛國心,團結起來。
我認為情況反映出,我們對在加拿大所創造的成果,深感自豪:一個獨一無二的多元文化社會,在此環境下我們頌揚差異,同時以加拿大人的身份團結起來;我們互相照顧,不論是通過公共醫療(當我們生病時)還是透過老年津貼(當我們再退)。
可是,加拿大某些政客卻不斷說「一切都崩壞了」。我認為這是嚴重誤導公眾。
雖然我們有很多挑戰,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可幸的是,我們是生活在一個讓人讚歎及最值得捍衛的國家。
由為數以百萬計的民眾提供牙醫保健及糖尿病和避孕藥物的免費處方資助,以至全國學校營養計劃,工人有薪病假,我們證明了,只要同心協力,我們便可以實現目標。
請隨時聯絡我,分享您的想法,讓我知道可以如何繼續建設一個對所有人都是更美好的加拿大。
關慧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