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A: 逾4百港人加國請願促加快永居審批 有港人工簽被拒險變逾期居留

加拿大救生艇2021年起接收數以萬計港人,無論從讀書抑或工作路線移居的港人,都陸續可以申請永久居留。但截至今年2月,加拿大移民部至少積壓約9000宗永居申請,有港人因為當局「龜速」審批而失去醫療保障甚至幾乎變成非法居留。400多名港人周二分別在溫哥華及卡加利舉行集會,要求當局加快永居審批。其中一名集會搞手相信,上述個案並非個別事件,要求加拿大移民部提供讓他們得以安居的時間表,而非無了期等待。

兩國會議員聲援 影子移民部長:加國無法拯救香港但可拯救港人

加拿大「香港菁英協會」及「移加港人救生艇2023年滯後群組」日前發起集會,超過400名經「救生艇」計劃移居加拿大、正等候永久居留申請結果的港人,周二(14日)分別到溫哥華及卡加利(Calgary)向加拿大移民、公民及難民部請願,要求當局增加移民目標配額、在兩個月內完成審批2023年提交的永居申請,以及確保未來在接收申請後六個半月內,向合資格的申請人簽發永居身分。

港裔加拿大國會議員關慧貞及加拿大影子移民部長、在野保守黨國會議員卡默克(Tom Kmiec),分別到溫哥華及卡加利的集會聲援,其中關慧貞承諾會繼續向移民部爭取恢復審批時間;卡默克則指「雖然加拿大無法拯救香港、但可以拯救香港人」,呼籲其他國會議員一同向政府施壓。

 

同為移民出身的加拿大影子移民部長卡默克(Tom Kmiec)到卡加利集會現場聲援請願港人,呼籲其他國會議員一同向政府施壓。(主辦單位提供)
同為移民出身的加拿大影子移民部長卡默克(Tom Kmiec)到卡加利集會現場聲援請願港人,呼籲其他國會議員一同向政府施壓。(主辦單位提供)

 

發起人:因審批慢而失醫療保障、險變逾期居留非個別事件

前港府非公務員職工總會執委Calvin現居溫哥華,是今次請願的發起者之一,他指估計截至2月底,單單提供予港人的救生艇,當局就積壓約9000宗永居審批申請,整個2月更只批出不足10個申請。

Calvin說:「Stream A、B,那個人道及恩恤(Humanitarian and Compassionate)移民審批,2024年2月,就只批出了不足10個申請。我不知道為何突然間有一、兩個月會突然批得這麼少申請。其實我們都擔心如果加拿大移民局,每個月只批數宗永居申請,會否一百年以上都未批完全部永居申請呢?」

Calvin指滯後問題已導致有港人因為等候永居,以及簽證審批而喪失醫療福利,更有申請者因移民局行政失誤,工作簽證申請被拒,頓時失去合法居留身分,目前只能以訪客簽證逗留、不能工作,又指這些個案並非個別事件。

他憂慮:「有不少的申請人是在等候永居申請期間,面臨找不到工作、上不了班、小朋友讀不到書,在個別省份例如亞伯達省(Alberta)等,會失去醫療保障。還有,如果被移民局錯誤地拒絕了開放式工作簽證(OWP)申請的話,他們會有機會失去合法居留身分,就可能令他們被迫離開加拿大,可能要返回香港這個威權統治的地方。」

加拿大聆聽港人聲音推過渡安排 Calvin:登救生艇者也有合理期望

加拿大早前更新「救生艇政策」,5月27日起容許等候永居申請審批的過渡期間,以開放式工作簽證在加拿大繼續逗留及工作。Calvin認為這反映加拿大政府會聆聽公眾聲音,不會對表達不滿者「要拉要鎖」,但認為當局效率有很大改善空間。

Calvin說:「香港人也好,又或者其他國家例如烏克蘭、阿富汗等等,有很多不同地方的人都是為了逃離自己各自的國家,無論是威權又好、戰爭也好,而上了這艘『加拿大救生艇』。那既然我們是因為這些這麼危險的情況而登上救生艇,我們其實都有合理的期望,就是加拿大政府給予一個時間線,讓我們可以在這裡安居,而不是要我們無了期地等。」

加拿大移民部周二在溫哥華派職員接收集會現場港人的請願信,5月21日會再有港人到位於首都渥太華的移民部總部請願,繼續爭取訴求。


記者:梁銘康(曼徹斯特) 編輯:施芷珊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ca-visa-05162024083330.html

Latest posts

星島: 溫哥華人站出來抗議特朗普 反加拿大主權遭侵害

關慧貞說:「對國際上的極權、霸凌、反民主、反自由等行為,加拿大是零容忍的,這是我們的信念,無論面對哪一個國家政權,加拿大都不會動搖。」

札里羅也說,加拿大人一向溫和,但決不懦弱;加拿大要堅定地告訴美國:「我們曾經是最好的盟友,但現在被美國的領導人毀了情誼,這不是我們想要的選擇,但我們不會低頭。」

菲律賓裔美國人人權聯盟 (FAHRA) 負責人培達利佐 (Ago Pedalizo) 在美國居住了 24 年,今年稍早回到祖國加拿大,他說:「我在美國從事人權工作20幾年,從來沒有想過最終會被我一直所依賴、驕傲的美國所擊敗。特朗普勝選後我就知道美國變了,我該離開了。如今回到加拿大,我將繼續從事人權工作,其中之一就是反對美國霸凌。」

通訊:關慧貞言出必行

大家好:

面對來自美國總統特朗普史無前例的威脅,加拿大人懷著力量和愛國心,團結起來。

我認為情況反映出,我們對在加拿大所創造的成果,深感自豪:一個獨一無二的多元文化社會,在此環境下我們頌揚差異,同時以加拿大人的身份團結起來;我們互相照顧,不論是通過公共醫療(當我們生病時)還是透過老年津貼(當我們再退)。

可是,加拿大某些政客卻不斷說「一切都崩壞了」。我認為這是嚴重誤導公眾。

雖然我們有很多挑戰,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可幸的是,我們是生活在一個讓人讚歎及最值得捍衛的國家。

由為數以百萬計的民眾提供牙醫保健及糖尿病和避孕藥物的免費處方資助,以至全國學校營養計劃,工人有薪病假,我們證明了,只要同心協力,我們便可以實現目標。

請隨時聯絡我,分享您的想法,讓我知道可以如何繼續建設一個對所有人都是更美好的加拿大。

關慧貞

Are you ready to take action?

Constituent Resources
Mobile Offices
Contact Jenny

Sign up for upd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