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聲明: 關慧貞就海外港人被香港政府通緝發表聲明
對於持續侵害人權的官員實施有針對性的制裁,是對這種日益增長的威權主義作出的必要且適當的回應。國際社會必須團結一致,對抗香港持續的民主和人權壓迫。
【星島綜合報道】調查外國干預的公開研訊委員會在今日(3日)發表的初步報告中還特別提到,中國曾利用加拿大一些華文媒體機構,在「微信」(WeChat)散播虛假訊息,影響部分華裔選民的投票意向。
報告亦指出,中國對加拿大選舉過程中的大部分干預行為負有責任,而俄羅斯、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也可能是干預者。
研訊委員會專員霍格(Marie-Josée Hogue)在報告中寫道:「中國並非支持任何特定的政黨,而是支持它認為是親中的政治個體和立場,與候選人所屬的政治派別無關。」
中國政府試圖影響加拿大政府官員、候選人、政治組織,尤其是中國僑民社群,通常是因着他們仍有生活在中國的家庭成員而被列為目標。
霍格寫道:「這些人的原居國的政府通過社交媒體和網絡入侵,向他們作出攻擊,對他們進行監視,並進行口頭和人身威脅。有些人提及,他們在原居國的家人,護照被沒收或被拒簽,因此無法前來加拿大探望他們。」
報告還提到,有情報顯示中國官員還在大溫地區協作阻止某些被視為「反華」的候選人於當地參加與2019年大選有關的社區活動。
關慧貞稱與華裔社區關係發生巨變
聯邦新民主黨國會議員關慧貞(Jenny Kwan)在聽證會中作供說,從2019年起,她跟華裔社區組織的關係發生了「巨變」,因為她自那時開始批評中國政府對台灣、香港和維吾爾人的政策。
霍格特別點出她有「合理的可能性」相信,在2021年聯邦大選中,於卑詩省史蒂夫斯頓-列治文東(Steveston-Richmond East)選區尋求連任的保守黨候選人趙錦榮(Kenny Chiu),可能因為受到一場針對他的外國干預行動影響而丟失了議席。
霍格在報告中寫道,這些對選舉的干預「可能」影響了趙錦榮所在選區的選舉結果。她在發表報告後所作的聲明中,似乎有更進一步的說法。「有一個選區的情況是,虛假訊息可能導致了一名候選人當選,而不是另一名候選人,但我也不能說得肯定。」在2021年的大選中,自由黨籍的白恩斯(Parm Bains)擊敗了趙錦榮而當選。
關慧貞表示,她發現在選舉期間,與中國有聯繫的媒體和中國的國家媒體在協助推動一種「虛假的陳述」,指稱趙錦榮是「反華」人士,因為他向國會提出了要求設立外國代理人登記制度的私人草案。
霍格的報告首次點名兩家總部位於安省萬錦市的華文媒體機構「華語廣播網FM105.9 」(105.9 Yes My Radio)及「環球華語新聞中心」(CGCTV),指有情報顯示這兩家機構與中國政府或中國國家媒體有密切的聯繫。
報告稱,這兩家媒體的報道旨在游說華裔選民不要投票給趙錦榮及其他保守黨候選人,並藉着中國的社交媒體平台「微信」廣泛傳播。
報告:有強烈跡象顯示中國參與干預
「儘管這些虛假言論與中國之間沒有肯定的聯繫,但有強烈跡象顯示中國參與其中。」霍格補充說,中國的干預之所以如此「隱密」是因為它難以被察覺。
霍格又表示,不同意聯邦政府的觀點認為,針對趙錦榮的虛假訊息在大選之前幾星期停止了傳播是個好現象。
她說:「我對這種依賴媒體自我淨化的想法感到擔憂,當虛假訊息逐漸消失時,可能為時已晚。我亦擔心政府對在沒有發布公告的情況下應於何時採取行動,缺乏明確的指引。」
保守黨和關慧貞都懷疑中國在2021年大選期間,還於其他選區進行了進一步的干預,但霍格表示她無法得出這樣的結論。
霍格在談及關慧貞時稱:「據所掌握的情報還表明,在2020年及2021年,一些刻意將某些政治人物排除在華裔社區活動之外的做法,似乎仍在持續。」
霍格補充說,由於要在維護公眾知情權和國家安全之間取得平衡,有部分事實未有在報告中披露,但她相信這些屬於最高機密的情報,足以支持她在報告中作出的結論。
相關新聞:調查外國干預研訊報告(之一):中方隱晦威脅留學生要支持董晗鵬
相關新聞:193頁外國干預初步報告揭示 證實外國曾干預加國大選
圖:加通社
https://www.singtao.ca/6676557/2024-05-03/news-調查外國干預研訊報告%28之二%29:兩華文媒體被點名+曾助散播虛假訊息/?variant=zh-hk
對於持續侵害人權的官員實施有針對性的制裁,是對這種日益增長的威權主義作出的必要且適當的回應。國際社會必須團結一致,對抗香港持續的民主和人權壓迫。
加拿大國會議員關慧貞指,香港人或因此要在抵達加拿大後8年,才能獲永久居留資格。